2011年8月2日星期二

大型超市經營的理念與技術(上)

大型超市經營的理念與技術(上)

http://www.winningpos.com

關于大型超市經營管理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這樣的大題目,可以從很多方面去講,本文的切入點是“理念與技術”,即管理理念與數字科技的關系。

  大型超市的經營管理具備的基本特征是:低成本、低利率、大流量。它不經營品牌商品和貴重商品,一般經營的都是大眾日常的消費品,利率由市場決定,所以不會高。在這種情況下,大型超市想要取得贏利,就只能用低成本的方式經營,如雇傭的人員要比百貨少,服務也不如百貨多;如不設導購員,沒有送貨上門等等。總之,要想方設法節省人力、財力,降低經營成本。另外,就是加大商品在超市內的流量,提高資金周轉率。

  超市的錢不好賺了,就更加需要精打細算,換句話說,就是更有必要進行數字化的經營。超市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經營過程及其結果,都應該用數字去控制它。大型超市的經營者必須有數字化經營的理念,而要支持數字化經營的理念,數字科技即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成為不可缺少的必備條件。我們統計過,一個萬米左右的大型超市,每天產生的數據記錄在3萬條左右。這樣的記錄靠人腦來采集、統計、處理和分析,是根本不行的,必須借助包括軟、硬件在內的數字化設備,幫助我們進行數字化經營。

  要想利用信息技術經營大型超市,很重要的一個保障,就是不能將此技術應用于彼技術、此系統應用于彼系統。因為大型超市與百貨是不同的,必須抓住并適應與百貨不同的大型超市區別性的特征,開出相應的藥方,才能使信息技術應用恰到好處,運行順暢,取得較好效果。

  數字化經營的概念

大型超市數字化經營理念的提出

  回憶一下我們每天耳聞目睹的企業經營情況,不難發現,企業經營的成敗皆與企業經營管理者對數字重視的程度及對數字利用的水平有關。我們經常聽到某某企業在進行“規模經營”、“多元化經營”,某某企業在進行“錯位經營”、“低成本擴張”等。多元化經營有成功也有失敗的,為什么呢?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安全,放在多個籃子里就安全了?不!如果對數字沒有進行很好的分析和利用,經營管理得不到改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和多個籃子里同樣都會碎的!有人說我開10家店不賺錢,開50家就賺錢了!這個對數字的用法是錯的。如果一家店是虧的,用同樣的經營管理辦法去開幾十家店,每家店都是虧的,負加上負就永遠不可能得正!所以說,經營脫離了數字,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概念。

  數字化的字面含義

  這里所說的“數字化”有三個基本含義。第一,數字表明精確,它不允許模棱兩可、含糊不清和“大概”、“也許”;第二,數字表明清晰,什么事情通過數字表述,就能一目了然,看得明白清晰;第三,數字表明有可控制性,如數字相機,它可以把任何圖像固定下來制成照片。它可以存儲,可以通過電腦輸出需要的任何畫面,同時還可以編輯,它的可控制性很強,它想截斷哪一數字就可截斷輸出。所以大型超市的經營采用數字化這樣一個概念,也會使經營的過程和結果變得有可控制性,變得精確、清晰起來。

  數字化經營的本質特征

  對于商業企業內部來說,數字化經營就是在最先進的數字科技支持下,做到用數字來指導經營決策,控制經營過程,評價經營結果。以科學技術為依托的數字化經營的本質特征:

  第一,它是反主觀的。不能你覺得怎么樣就怎么樣,要看看數字是怎么樣的,如果主觀覺得是“2”,而實際產生的數字是“1”,那就應該是“1”;

  第二,它是反經驗的。盡管你過去有很豐富的經驗,憑經驗拍腦袋,覺得這么做效果是好的,可數字出來卻表明是不好的。你覺得這么做可以賺100萬,數字出來卻表明是虧20萬,那么就應該服從數字,而你的經驗應該由數字來考證;

  第三,它是反情感的。你說超市中哪個職工好哪個職工就好,這不行,要通過數字看看他的業績。說這個人“機靈”,可他采購的東西賣不出去的比例很高,這人業務上就不行。第四,它是反模糊的。模糊有兩層概念,你說這個月的銷售額增長了3-5%,這不行,“3”就是“3”,“5”就是“5”。數字不能模糊。同樣,規章制度和管理使用的語言也不能模糊。哪些話不能說,哪些事不能做,一、二、三、四、五列出來。如果做了怎么處理?一次怎樣,二次怎樣,三次又怎樣,直至開除。如果做得好又怎么獎勵,程度不同的貢獻給予怎樣程度不同的獎勵,直至提升等,這些都必須有可以衡量的數字來支撐各種規定。見過不少商場的管理手冊,大都是厚厚的一本,但幾乎沒有數字,只有文字,且很模糊,沒有控制性。說一個部門管理經營得好,說一個人工作積極有成效,憑什么?看不出來。這就不是數字化的經營管理。

  數字化經營的內涵

數字支持的經營決策

  超市經營管理者決定一件事情時,應該找到數字的支持,看看數字表明的這個決定是對還是不對。首先要有一個決策的對象。舉例說這個對象就是開店,開一個倉儲超市。接下來,決策要回答許多問題,并選擇解決的辦法。如果開店就要遇到以下一系列最基本的問題:首先,在哪里開,也就是選擇最可能創造效益的開店地點;第二,開多大,1千平米,還是1萬平米;第三,經營什么,是賣服裝,還是賣百貨、食品,洋酒、珠寶賣不賣;第四,選擇什么業態,是單店超市,單店百貨,還是連鎖超市;第五,是價格定位,開在北京的使館區,價高點沒問題。如果開在大批工人下崗的工廠區,價位高了就不行;第六,什么時間開。

  如何回答擺在眼前的這些問題呢?必須設定以下參數:

  第一,你的商店所覆蓋的面積(不是本身的面積),3平方公里還是5平方公里?要給出個數字來;

  第二,所覆蓋區域中的居民人數及其職業構成(如大學教授多,還是下崗職工多?)、收入構成(如多少人是掙錢的,多少人是老人孩子花錢的)、消費結構(能掙多少錢?其中多少錢用于日常消費,多少錢用于教育,多少錢用于旅游);

  第三,周圍同行業的狀況,包括各種規模業態的商店的經營范圍、經營項目、經營情況等。

  把這些所有的參數設定好,填上數字,然后再來回答開店必須面對的這6個問題。

  自然,這其間少不了計算機的輔助,通過信息的采集、分類、統計和分析、比較,經過這樣一個數字化的過程,決策就比較有科學依據了。如果根據經驗和感覺來做決定,那么成功和失敗就會各占50%;在你有經驗、有靈感、有智慧的基礎上,再加上數字化的精確、清晰和控制性,成功機率就可能會上升到90%。再看一個采購的例子,需要回答:買什么、向誰買、買多少、什么時間買、用什么價買等問題,列出的參數有:銷售率、貢獻度、庫存量、再訂單量、市場進/售價、多個供貨商價格比較等。有了這些參數再決定買什么商品,就好回答后邊一系列問題了。比如有的超市采購前先看看同行業這個商品賣什么價,然后再定個保證15%毛利的采購價,這就是由市場的售價來決定采購進價。采購決策如果有數字支持,就會準確得多、科學得多。

  (未完待續。作者五奧環[北京]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潘鴻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