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策劃案例—東方時代廣場(上)
http://www.winningpos.com
1.廣州天河城廣場的啟發
廣州天河城廣場位于天河南路與體育西路交匯處,地處廣州商貿區中心,廣州地鐵一號線出口位于廣場內。周圍高級商住樓與寫字樓眾多,附近住宅區多為高收入人群,作為購物中心選址非常合適。
天河城始建于1992年,首期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現廣場的整體建筑分為地上七層和地下三層,總營業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1996年2月9日開業,日均客流量10—20萬人。
天河城不斷吸收國內外購物中心管理經驗,廣場租金逐年上升,1996年為3500萬元,到1998年已經達到1.6億多元,物業投資的回報令人可喜。
2.華強北東方時代廣場調查與分析
東方時代廣場原屬于東方時代廣場公司,因資金不足,后轉讓給深圳茂業集團,商場由茂業百貨經營。茂業集團收購土地建設東方廣場總投資6億元,前期開發包括收購土地等投資3億元,其中建設投資2億元,裝修投資1個億。
在深圳八大商圈中,華強北商圈大有趕超東門商圈而領導未來深圳商業潮流之勢,已成為眾商家的必爭之地。
位于福田區的華強北原是個廠房集中的工業區,隨著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這只看不見的手不斷撩拔著華強北這條不甘寂寞的街區。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家家商場如新鮮血液般注入華強北,使華強北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令人矚目的深圳主打商業旺區。其商圈范圍東起燕南路,西至華富路,南接南園路,北達紅荔路,深圳大動脈深南大道橫貫其中,面積達1.6平方公里。商圈內擁有50多萬居住人口,大小企業一千多家,工薪白領10多萬人,交通四通八達,20多路公交車穿行其中,輻射全市各地,每日人流涌涌,日人流量可達50萬人次。
隨著華強北商業的不斷繁榮發展,與往昔相比,近兩年來已發生了兩大變化:其一是老商圈成員不斷升級擴容;其二是新成員的搶灘入駐。在經營方面,呈現出四大特色:○1、模式新;○2、檔次高;○3、規模大;○4、業態全:華強北以電子市場為龍頭,匯集了百貨、服裝、珠寶、餐飲、酒樓、倉儲、金融等幾十個行業,特別是深圳書城的入住,大大提高了商業街的文化品位。
華強北商圈繁榮的源動力來自于國民經濟的發展。深圳近幾年GDP一直保持13%左右的增長勢頭,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發展的結果是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和購買力,使消費水平穩步提高,零售也因此呈現出空前活躍繁榮的局面,社會商品零售額大幅度增長。按照現有的商圈規模和深圳居民的消費水平,我們初步測算出華強北商業街的零售市場飽和系數約為2.2萬元。隨著其二期改造方案的出臺與實施,必將喚起華強北商業繁榮的“第二春”。
客流量既是商店經營的前提,又是經營的結果。客流量的地理分布狀況直接影響著調查商場的經營狀況。華強北的客流量的地理分布主要指華強北路南口、北口、公共汽車站及振華路、振興路與華強北路的入口處。據測試,以上幾個主要地點的日平均客流量大約為28萬人次。
每個商圈的顧客構成各不相同,不同顧客群又存在不同的消費習性,為了對華強北商圈的顧客構成及其消費習性有個初步的了解,我們進行了街訪式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顧客構成方面有以下特點:1、工薪白領為主(占49%);2、中青年、高學歷特征明顯;3、單身一族比例最大(占31.5%);4、顧客主要來自二級商圈(占52.1%)。
在顧客消費習性方面,我們發現:1、來華強北購物的顧客主要是福田區居民,收入較高;顧客來華強北步行街以購物為主,商品質量始終是顧客關心的首要因素;2、外在環境因素是吸引顧客來華強北購物的主要原因;3、大型百貨商場仍為顧客購物的主要場所。
4、華強北購買力最強的是白領人群。
華強北商業步行街道業態調查與分析:
(1)華強北電子與電腦市場占據統治地位。
由于深圳電腦與電子硬件制造業的優勢地位,深圳電腦與電子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保持強勁競爭力。以賽格電子市場為龍頭,形成一批專業得電腦與電子市場,覆蓋珠三角,輻射全國。
(2)專業服裝、電器市場與超市繁榮了華強北。以萬佳百貨華強北店和女人世界、順電家居廣場進駐開業為標志,華強北打破電子市場單一業態。
(3)摩爾與大型百貨店成為后起之秀。
C-MALL分析,我們建議商業面積在3萬平方米左右,基本與茂業百貨東門店相近,根據茂業百貨的主題購物中心布局以及茂業百貨的經營實力,預計年銷售額10億元左右,年經營利潤1億元左右。
Tag: POS| POS 系統| POS System| POS Software| Retail System| 零售系統| 零售管理系統| 零售服務| 中小企零售| 收銀機| Point of Sale| 收銀系統| 銷售系統| 時裝零售系統| 時裝店收銀機| 服裝零售系統| 服裝店收銀機| Fashion POS System| Apparel POS System| Footwear POS Syste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