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零售商的EDI應用

零售商的EDI應用

http://www.winningpos.com

●零售商的EDI應用

  1.企業引入EDI時,如果選擇低成本引入,主要目的是為了數據傳輸方便,可先引入訂購單,將訂購單轉換成EDI報文傳送給供應商。其優點是:

  (1)不需要為配合不同供應商而使用不同的EoS系統;
  (2)使供應商能夠提早收到訂單,及早處理,加快送貨速度。

  2.除了數據傳輸外,使用EDI還有改善作業的目的時,可同供應商合作,依次引入采購進貨單、出貨單、催款對賬單及付款明細表,并與企業內部信息系統集成,逐漸改善訂購、進貨、對賬及付款作業。

  (1)引入采購進貨單。采購進貨單是整個交易流程的開始,供應商接收EDI訂單,不需要重新輸入就可保證數據的正確;而且也不需要為配合不同供應商而使用不同的EoS系統。

  (2)引入出貨單。供應商在出貨前事先發送EDI出貨單通知零售商,零售商可事先安排儲位;并比較出貨單與內部的訂購數據,縮短驗收后人工確認的時間,也降低了日后對賬的困難程度。

  (3)引入催款對賬單。零售商可在引入EDI對賬報文后開發對賬系統,并與訂購及驗收系統集成,生成對賬單,這樣就減輕了財務部門每月對賬的工作量,降低了對賬的錯誤率。

  (4)引入付款明細表。實現了對供應商的對賬系統后,零售商可將日常的付款作業計算機化,開發轉賬系統,并與銀行進行EDI連接,引入付款明細表EDI報文。此轉賬系統除可與對賬系統、會計系統集成,實現自動轉賬外,也可使后續的會計作業實現自動化,節省人力,降低人工錯誤率。

  引入EDI來改善作業流程,必須有相關業務主管的積極參與,才可能獲得成功。例如,使用EDI的訂購報文前,零售商可能是以傳真方式向供應商訂購,驗收部門在進貨驗收時,需要供應商出示訂單作為驗貨憑據;使用EDI訂購報文后,供應商就沒有訂購單了,驗貨部門應如何驗收?如果零售商與供應商都引入了EDI的出貨報文,供應商可在出貨前先通知出貨商品及數量,零售商應利用預先得知的出貨數據,事先通知驗收部門來加快驗收速度。

  總之,必須要有相關業務部門的人員參與,協同信息人員共同制定新的作業流程,并由信息人員修改信息系統,才能使EDI發揮最大效果,達到改善作業流程的目的。由于需要整合不同部門的作業,因此,參與的業務主管層次越高,應用的層面就越廣。

  3.對企業進行再造。除數據傳輸和改善作業外,企業還可以EDI為工具進行企業再造。企業再造的目的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與服務,因此作業流程的革新是非常重要的目標。實施EDI,可先改變與供應商間的作業流程,再配合外部流程的改造來革新企業的內部流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