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

調查顯示:西部計劃志愿者就業競爭力超應屆生

調查顯示:西部計劃志愿者就業競爭力超應屆生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為孤寡老人接骨。 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供圖


制圖:楊大昕

  假如兩名大學生應聘同一職位,一個曾參加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以下簡稱“西部計劃”),一個剛剛大學畢業,在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更愿意錄用誰?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期對1044家用人單位,實施的專項調查顯示,63.1%的用人單位會選擇志愿者,僅2.5%的用人單位選擇應屆生,另有34.3%的用人單位表示“不好說”。

  此次調查發現,在用人單位看來,西部計劃志愿者比起應屆大學畢業生,最突出的優勢是“奉獻精神”(75.5%),其次是“人品好”(45.1%)和“待人接物成熟”(44.0%)。

  81.0%的單位對志愿者日常工作表現表示滿意

  付敏從北師大珠海分校中文系畢業后,去團廣西隆安縣委做了一年志愿者,然后應聘到廣州一家公司任職。但兩年后,她開始一門心思地應聘學校的職位。

  “我的最大職業理想是到學校,跟學生在一起,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一些孩子,從而改變這個社會。”但連續應聘了20多所學校后,付敏全部失利,最大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缺少教師工作經驗。

  此時,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通知她面試。面試中,這個學院的副院長符莎莉問了一個問題:“你做西部計劃志愿者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這是付敏第一次在面試中被問起這段經歷。她脫口而出:“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幫助孩子。我還年輕,還有精力去闖,能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很多年輕人的理想看起來好像有些天真,但只要有勇氣,就能實現。幾十年后等自己老了再回頭看,一定不會后悔。”最終,付敏在面試中脫穎而出。

  “其實她的專業在那么多面試者中并無優勢。”符莎莉向記者直言,“是她的經歷打動了我們。我能看出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能夠去那么艱苦的地方做志愿服務的人,一定具備很強的奉獻精神和吃苦精神,也一定能勝任學校的工作。”

  “我們學校還從來沒進過志愿者,付敏是第一個。”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錢一雷說,大家都有些好奇,想看看志愿者是否和媒體宣傳的一樣好。錢一雷也一直在注意付敏的表現。“付敏一進來就被安排帶新生。新生歷來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但付敏帶的班一年下來平安無事。這說明她事先做了很多工作,不是等出了問題才處理。付敏沒有讓我們失望。”

  付敏的成功并非個案。本次調查顯示,在聘用過志愿者的用人單位中,高達81.0%的單位對志愿者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現表示“滿意”甚至“非常滿意”。對于“滿意”原因,用人單位首推志愿者的“奉獻精神”(67.7%);65.7%的用人單位表示,滿意的原因在于志愿者“人品好”;還有54.5%的用人單位認為,志愿者“待人接物成熟”。

  畢業于廣州大學的馮康,在西部計劃服務期間任學校老師,現在已是匯豐銀行咨詢科技運營部職員。馮康說,他把志愿服務期間任信息技術老師的經驗,用在了工作中。“面對客戶的問題,我不會一下子給他們完整答案,而是引導客戶去探索,去親手操作。這樣客戶才能真正理解,徹底解決問題。其實工作上的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就看你怎么悟。”

  “如果大學生畢業后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又沒做什么事,我們就會有很不好的印象。但是如果他們是去西部做志愿者了,印象就會完全不一樣。”

  盡管國家有明確政策,規定志愿者在就業時享受應屆畢業生的待遇。但調查發現,45.0%的用人單位仍把西部計劃志愿者看成有工作經驗的人,32.0%的用人單位視其為應屆畢業生,8.0%的用人單位會在部分政策(如三方協議、檔案、戶口)上按照應屆生對待,還有15.0%的單位不清楚應該如何對待。

  “志愿者和有工作經驗的人,我認為應該同等對待。畢竟這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從事了一個有意義而且真實的工作。”匯豐銀行咨詢科技運營部經理羅列認為,其實工作最主要的是鍛煉個人的能力,而不在于工作的具體內容。“當然面試時,我們會注意了解志愿者工作的細節。既然他可以把教學工作做得好,我相信在處理客戶的工作上,他也一定可以做得到。”

  羅列甚至建議,在當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如果畢業之后不能馬上找到特別好的工作,去西部從事志愿服務一到兩年,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我們發現大學生畢業后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又沒做什么事,就會有很不好的印象。但是如果在這段時間,他們去西部做志愿者了,印象就會完全不一樣。我們會把他們和已有工作經驗的人同等對待。”

  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殷俊海表示,大學生現在最欠缺的是職業能力,去西部鍛煉是一個好辦法。“‘西部計劃’除了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以外,更重要的,其實是推崇一種社會責任和更遠大的職業理想。這對當代青年,應該起到精神引領的效果。這一點我覺得比解決實際的就業問題,意義更大。”

  但仍有人擔心,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內容有時與所學專業相關性很小,會導致大學學到的專業知識荒廢,不利于就業。調查顯示,69.0%的用人單位不同意這種觀點,同意的只占19.0%,12.0%的用人單位表示“不好說”。

  “一些人往往拿‘學以致用’作為不愿意去艱苦地方的借口。事實上不了解社會,不了解生活,不了解民眾,所謂知識和技能都是沒有用的。真正的學以致用就應該是到實際生活中去。我不認為有什么專業會在基層荒廢掉。”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職業研究所所長陳宇表示,所謂管理,其實就是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了解各種人的訴求。即使是從事技術工作,也有人際關系問題,因為沒有一件事能靠單打獨斗完成。要做更大的事,就要從基層做起。

  記者 黃沖 韓妹 


Tag: Job | Jobs | 求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